
布依族服饰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现象,其产生与变化总是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。自古以来,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国南盘江,红水河流域及支流上。布依族地区地形复杂,高山险地是每个布依族地区的自然屏障,布依族是从古越人发展而来的。其服饰大体上都保留着古老的特点,《旧唐书·西南蛮》载:“男子左衽、露发、徒跣。妇女横布两幅,穿中而贯其首,名为通裙”。布依族的传统服饰是男着衣衫,女穿衣裙,妇女衣,裙均有蜡染、挑衣、刺绣图案装饰。因为布依族居住在热带地区,气候炎热温暖,这种宽松的衣裙符合气候特点。
2014年11月11日,布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贵州的镇宁、关岭、普定、六盘水一带是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饰的地区。布依族服饰多用青、兰、白几种颜色。
男子包头巾,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。老年人多着长衫。
妇女着大襟短衣,领口、盘肩、衣袖和衣脚边沿,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几何图案镶制。下穿百褶长裙,用白底兰色蜡染花布缝成。
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的特点。只有老年人为了庄重,才用赭红布作裙身,上面再接一段蜡染花布。
每位妇女通常有十几套衣裙,多则几十套。每逢节日,妇女习惯于穿6件上衣,9条裙子,腰系一条青色或兰色绣花腰带,显得娇姿艳态。
同时,非常讲究头饰,婚前头盘发辫,戴绣花头巾;婚后须改用竹笋壳作“骨架”的专门饰样,称为“更考”,意思是成家的人。